每周宏观热点丨不搞“运动式”减碳,改革是动力源泉

(10月11日-10月17日)


编者按 :


目前,全球能源紧张,煤炭天然气价格大涨,我国部分省市也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在“双碳”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如何保证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两不误,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近日,在国家能源委员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了以下几点。详情参见本期《专题二:国家能源会议召开》


 会议要点一:发展为先,保障安全,提高自主供给能力 会议指出,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能源需求不可避免地持续增长,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提高能源自主供给能力。 


会议要点二:不搞“运动式”减碳,科学有序推进实现“双碳”目标 会议指出,要从实际出发,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确保北方群众温暖安全过冬,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会议要点三:改革、创新是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会议强调,要加快我国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的攻关力度与强度,强化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发,深化电力领域改革,提高能源服务水平。


跟踪每周宏观热点,你将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一、主要监管部门政策汇总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提出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要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开展标准化研究。研究制定智能船舶、高铁、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变革。适时制定和完善生物医学研究、分子育种、无人驾驶等领域技术安全相关标准,提升技术领域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详见本期《专题二》)

会议部署能源改革发展工作,审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


3.    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

主要内容包括:严格规范约束大股东行为,明确禁止大股东不当干预银行保险机构正常经营;进一步强化大股东责任义务,要求大股东认真学习了解监管规定和政策,配合开展关联交易动态管理;统一银行保险机构的监管标准,明确股权质押比例超过50%的大股东不得行使表决权;压实银行保险机构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定期核实掌握大股东信息,每年对大股东开展评估并进行通报,对滥用股东权利给银行保险机构造成损失的大股东,要依法追偿,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4.    商务部等11部门发文确定全国首批30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

商务部等部门将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各地将试点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扩内需促消费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鼓励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完善品质提升类业态。同时,商务部等部门还将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开展省级试点,督促城市落实试点方案,力争到2025年,通过打造“百城千圈”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城市便民生活圈,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全面提升。

 

二、地方政府及产业协会政策动向

 

1.    《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发布

规划提出,在发展目标上,到2025年,广东省将实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在研发投入强度上,力争“十四五”期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左右,超过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的投入水平;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达到10%,加速追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入水平。


2.    广东正式启动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

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表示,广东始终将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决遏制增量、加快化解存量,当前政府债务总体安全、风险可控,具备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的工作基础。

(隐性债务和法定政府债务相对,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


3.    上海市制订《关于促进本市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快递业服务制造业范围持续拓展,深度融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上海重点产业,形成覆盖相关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培育出仓配一体化、入厂物流、国际供应链、逆向物流、海外协同等融合发展的成熟模式,培育10个深度融合典型项目和1-2个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提升工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特色产业园区等的快递服务智能化、集约化水平,快递服务网点在产业园区的覆盖率超过80%。

 

三、其他宏观新闻

 

1.    《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有望在近期印发实施

《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了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行动,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这是继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我国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被业内视为中国种业的第三次系统性改革升级。


2.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目标是到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


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将高校毕业生个人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20万元,对10万元以下贷款、获得设区的市级以上荣誉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免除反担保要求;对高校毕业生设立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300万元;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规定减免所得税。


4.    《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即将发布

将培养一批面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赛道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计划》要求,到2023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不低于10%,鼓励有关企业和机构加大网络安全服务力度,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支持车联网安全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研究与推广应用。


5.    工信部:正抓紧编制中小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工信部将着力破除各类隐形壁垒,消除影响公平竞争、妨碍创新的各种制度束缚,切实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并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十四五”期间,孵化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小巨人”企业。

 

四、宏观数据信息

 

1.    国家统计局:受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等影响,中国9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至0.7%;受煤炭、化工和钢材等产品价格上涨影响,9月中国PPI同比涨幅扩大至10.7%,创1996年10月有记录以来新高。CPI与PPI剪刀差进一步扩大。


2.    央行: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8.3%,预期增8.1%,前值增8.2%;新增人民币贷款1.66万亿元,预期1.9万亿元,前值增1.2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万亿元,预期3.24万亿元,前值2.96万亿元。中信证券表示,9月信贷低于预期,维持四季度社融增速有望反弹的观点,支撑因素包括政府债券剩余额度较多、房贷投放节奏有望边际调整以及再贷款的逐步投放等。


3.    海关总署: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同比增长22.7%;进口1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外贸进出口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海关总署表示,考虑到2020年外贸高基数的影响,今年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我国外贸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全年仍然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4.    民航局:9月份,民航生产运输呈现逐步恢复态势,主要指标较上月均有明显回升,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68.9亿吨公里、3611.7万人次、59.9万吨,环比分别增长40.3%、61.2%和15.2%。


5.    中汽协: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7万辆和206.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0.4%和14.9%,同比分别下降17.9%和19.6%。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并超过35万辆,1-9月渗透率已提升至11.6%。中汽协表示,四季度历史销量明显高于前三季度,叠加芯片供应紧张的问题,企业未来生产压力仍然很大。审慎乐观地看待行业发展,全年市场将弱于预期。


6.    世界钢铁协会:预测2021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增长4.5%至18.55亿吨,此前预测为增长5.8%;预测2022年需求将增长2.2%至18.96亿吨,此前预测为增长2.7%;中国的钢铁需求量将在2021年剩余时间里出现负增长,预计全年整体钢铁需求量将下降1%。


7.    央行:目前,金融机构资管产品总体规模适度增长,资管业务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更可持续的态势。6月末,剔除资管产品相互之间交易后资产余额合计77.2万亿元,同比增长7.8%,比年初增加2.9万亿元;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信托产品、券商资管、基金专户和保险资管资产余额占比依次约为31%、27%、18%、9%、9%和5%。


五、专题


一、共同富裕


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实》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中提到几项具体要求:一,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二,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五,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2012年十八大最早提出中国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意味着相较于此前倡导的“先富带动后富”出现了一定的政策方向性调整。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改革蓝图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其中包括:提高劳动报酬,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税制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转移支付,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地区、城乡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决定》还要求通过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并鼓励慈善捐赠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落实了一些具体措施来推进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包括减贫、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推进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改革等。


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在“十四五”规划出台之后明显提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主席在2021年1月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不过,高层也反复强调,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杀富济贫”,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的目标,并且需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


按照政府的长期规划,预计未来的改革举措和政策调整可能包括:支持居民收入增长,增加医疗和教育等领域公共服务供给,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和其他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并通过税收改革和监管调整来优化收入分配,鼓励企业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等。正如中央财经委员会在8月份会议中所强调的,这些措施将循序渐进,并将重点放在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而非重大收入再分配。


长期来看,共同富裕相关政策可能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包括:促进经济向消费再平衡。过去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再平衡进展缓慢,最近停滞不前。支持就业和劳动报酬增长的相关政策应有利于提振消费,完善社会保障也有助于降低预防性储蓄。增加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应能直接拉动更多服务消费,而收入分配更加公平也有助于降低整体居民储蓄率。


二、国家能源会议召开


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部署能源改革发展工作,审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


当前,国际环境和全球能源格局、体系发生深刻变革,我国能源发展和安全保障面临新挑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国情实际出发,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深化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能源安全事关发展安全、国家安全。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能源需求不可避免继续增长,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提高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要针对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优化煤炭产能布局,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继续有序淘汰落后煤电。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积极发展页岩气、煤层气,多元开展国际油气合作。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不断丰富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险工具。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自身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要科学有序推进实现“双碳”目标,这必须付出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要结合近期应对电力、煤炭供需矛盾的情况,深入测算论证,研究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各地各有关方面要坚持先立后破,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从实际出发,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确保北方群众温暖安全过冬,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大力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改造,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能,不断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创新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加快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强化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发。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增强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完善阶梯电价,深化输配电等重点领域改革,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降碳,提升能源服务水平。


10.20.png


法律申明.png

image.png

image.png

望华官网:www.bmc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