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focal point丨China imposes a 125% tariff on the US, and the US adjusts the "reciprocal tariffs" on electronic products
每 周 热 点
(4月7日—4月13日)
· 编者按 ·
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公告指出,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当地时间4月11日晚,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露,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部分电子产品将单独征收关税,芯片产品也可能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征收关税。
核心关注点一:全球资本市场经历“过山车”行情,中央汇金、央行等多方先后发声
在上周特朗普的关税及暂停关税政策发布后,全球主要股指经历了大跌大涨。资本市场避险情绪高涨,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盘中达到3263.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上证指数累计下跌3.11%,创业板指累计下跌6.73%。央行、中央汇金、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等多方密集重磅发声。中央汇金持续加大增持ETF规模和力度,央行表示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
核心关注点二:美债遭大量抛售,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功能降低
4月9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567%,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0%关口。一周来看,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累涨50.6和48.7个基点。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下2001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由于超高的“非理性”关税在税率计算上经济意义有限,本轮美债利率大幅上行主要是由于在美国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加剧的情况下,美债遭遇大量抛售,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功能降低。十年期美债持续走弱,利率中枢上移,并未吸引避险资金,而是作为美元资产被持续抛售,导致“股债双杀”的局面。中长期来看,在贸易摩擦缓和后,若美国基本面没有巨幅波动,且美元仍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情况下,由于前期在关税博弈期间利率大幅上行,叠加后续降息,美债或走强,利率中枢下移。
核心关注点三:应对关税冲击,多方合力托举“出口转内销”
近日,商务部已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商务部正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持续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
阿里、抖音电商、快手、叮咚买菜、唯品会等十多家电商平台表示,将发挥电子商务直联供需优势,推出订单直采、外贸专区、流量支持、绿色通道、供采对接等八方面举措,将优质外贸产品以电商速度传递到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各地已向平台提供约1200家有内销需求的企业名单。此外,永辉超市、华润万家、武商集团等企业发布公开信,将为外贸企业开通“内销”直通车,使外贸产品以最快速度上架与消费者见面。
关注“每周热点”,你将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一、主要监管部门政策汇总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方认真履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方违反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关义务;中国践行自由贸易理念,认真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损害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中美可以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解决经贸分歧。
2.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李强强调,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加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服务。
3.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提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得盲目以负债扩张驱动资产规模增长,适当提高中长期负债资金占比,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发行金融债、资产证券化产品、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等补充资金资本。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5. 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构建资金配置高效的股权融资模式,提高体育产业发展保险保障水平,提供灵活融资租赁服务,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一揽子金融服务。
6. 2025年全国出口管制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物项列管、强化许可执法、加强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交流、推进合规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国家出口管制体系,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7. 2025年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全体(扩大)会议暨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推进会议召开。会议要求,要有序压降存量风险,全力破解处置难题,持续巩固提升成果,扎实推进专项行动顺利收官。
二、地方政府及产业协会政策动向
1. 《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发布。其中提出,完善改制上市培育库,加大潜力企业发掘力度,力争入库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加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提升多层次资本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能力。
2. 北京市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5G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提升5G赋能千行百业应用水平,成为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
3. 《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方案提出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引导健康产业多元发展、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组织健康消费促进活动、宣传推广健康理念知识10方面重点任务。
4. 北京医保局等九部门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5年)》指出,要加强创新医药投融资支持,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新设100亿元规模医药并购基金,发挥好市级200亿元、区级100亿元两级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协同作用。
5. 多个城市正在进行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关政策的研究及储备工作。武汉市相关部门表示,正在做政策研究储备工作,结合市场实际适时出台实施。南京将结合市场实际适时优化相关举措,持续加大居民购房支持力度。苏州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房地产政策举措,降低交易成本。昆明、重庆、佛山等地表示,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6. 湖南省数据局发布《湖南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8年全省可信数据空间网络节点数量将突破500个,建成可信数据空间市场化运营体系,打造“100+”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场景,培育20家以上在可信数据空间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三、其他宏观新闻
1. 中央汇金称将持续加大增持ETF规模和力度,并首次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央行同步宣布,将通过再贷款向汇金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同时,金融监管总局上调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国务院国资委亦表态称,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另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消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
2.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从4月8日起,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在全国推广。
3.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称,智能手机、路由器以及部分电脑和笔记本等产品将不再被纳入此前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的125%所谓“对等关税”范围内。 根据最新政策,若符合美国《协调关税税则》中所列明的分类号码的产品,将可获得“对等关税”豁免,其中包括智能手机、路由器、部分计算机设备及电子零部件等关键技术产品。
4. 美联储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政策已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经济受到高度不确定性的困扰;关税与贸易是巨大不确定性的关键驱动因素;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至1%;预计今年失业率将升至4.5%-5%之间;关税将使今年的通胀率升至3.5%至4%之间;仍然全力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到2%。
5. 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同意将原定于4月15日针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90天。她表示,进一步反制措施的准备工作仍在继续,如果谈判不能令人满意,将采取反制措施。
6.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消欧盟于2024年征收的关税。欧盟发言人表示,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在过去24小时内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进行了交谈,双方同意研究设定最低价格。
7. 多家银行近日披露了开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的最新进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设立以来,已有超450家上市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900亿元。多家银行表示,将持续加大该业务的推进力度,助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四、宏观数据信息
1. 国家统计局:3月份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明显收窄;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这主要受季节性、国际输入性因素等影响。从边际变化看,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上涨0.5%,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一些积极变化。
2. 央行: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一季度净投放现金2498亿元。
3.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0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83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544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866亿元。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2.9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2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7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819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090亿元。
4. 央行:初步统计,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万亿元,同比多增586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67亿元,同比多减2490亿元。
5. 中汽协: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1.2%。
6.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6%,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综合指数变化来看,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较上月有所偏弱,全球经济继续呈现低速增长的特征。专家表示,从全球经济演变来看,美国加征关税使得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对美国和全球各国的影响都是负面的,短期内将会造成全球贸易成本上升以及全球供应链混乱的“多输”局面。
7. 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5%,环比微升0.3个百分点,维持在扩张区间运行。
点击以下链接,可直接跳转B站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