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focal point丨CSRC held the first press conference of the New Year, a hu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每 周 热 点

(1月8日—1月14日)

· 编者按 ·

2024年1月12日,证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上市司副司长(主持工作)郭瑞明、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涉及新股发行节奏、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增持回购,基金费率改革等市场热点,证监会发行司、机构司和上市司相关负责人都予以了回应。

核心关注点一:继续把好IPO入口关,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

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表示,2023年全年,沪深市场核发IPO批文245家,启动发行237家。这其中,2023年1月到8月核发IPO批文213家,启动发行193家;2023年9月到12月核发批文32家,启动发行44家。2023年8月底以来,证监会加强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IPO,合理把握新股发行节奏。市场能感受到,去年9月到12月,沪深市场月均核发批文和启动发行数量明显下降。严伯进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和交易所将继续把好IPO入口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更好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

核心关注点二:更大力度引入中长期资金

证监会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介绍,截至去年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5.9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幅超1倍,持股占比从17%提升至23%。其中,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5.1万亿元,持股占比从3.8%提升至7.3%,成为A股第一大专业机构投资者。“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作为未来一段时期统筹解决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长期性和稳定性不强等问题的行动纲要。”林晓征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在中央金融委的统一领导下,会同相关部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

核心关注点三: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更加积极主动,两个多月来增持回购近430亿元

截至目前,2023年11月份以来,沪深两市共309家公司新增披露回购增持计划,金额上限428亿元,披露家数和金额上限同比增长189%和85%;从公告的实施情况看,514家公司在此期间实际回购增持金额超过277亿元,实施家数及金额同比增长46%和71%。证监会上市司副司长郭瑞明表示,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依法合规运用回购工具,积极回报投资者,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也将加大回购的事中事后监管,对利用回购实施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依法严厉查处。在分红方面,郭瑞明介绍,近五年,我国境内沪深上市公司分红金额逐年增长,累计分红8.4万亿元,分红金额超过当期融资额。下一步,证监会将在尊重公司自治的基础上,更好发挥监管的引导约束作用,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增强分红意识,具备分红条件的公司要实施分红,对于不具备分红条件的不鼓励负债分红,谨防“假利润真分红”,优化分红方式,培育分红习惯,提高现金分红水平,进一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核心关注点四:逆市布局权益类基金,去年权益类基金获批占比72%

林晓征指出,2023年,行业机构积极加大权益类基金逆市布局力度,表明了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表现的信心。一是在产品注册方面,2023年全年获批产品中,权益类基金占比72%,较2022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二是在基金募集方面,尽管权益类基金募集整体规模有所回落,但呈现产品数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权益类基金募集数量由2022年的706只增加至763只,占比由2022年的49%提升至60%;三是发起式权益类基金明显增加,整体数量达313只,较2022年接近翻倍。林晓征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支持行业机构逆市布局,并将研究制定“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是引导行业机构将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发挥好“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作用,强化对逆周期布局的正面激励,引导机构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详见本期第五部分专题。

关注“每周热点”,你将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一、主要监管部门政策汇总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必须永远吹冲锋号。要持续盯住“七个有之”问题,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坚决打击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坚决防止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向政治领域渗透。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医药和基建工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清理风险隐患。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意见》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把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强化税收政策支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完善征收体系,加快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征收范围。

3. 国务院批复《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湖南省人民政府要尽快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有序推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发展。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湖南省推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创新政策措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商务部要牵头做好统筹协调、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适时对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成果进行评估、总结推广经验。

4. 住建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知》明确,发挥城市人民政府牵头协调作用,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研判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综合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情况及项目开发企业有关情况,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推送金融机构,做好融资支持。

5. 《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总体方案》印发。2024年春运从1月26日开始,至3月5日结束,共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探亲流、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高位叠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客流更为集中,运输服务保障任务更加繁重;营业性客运量将全面回升。预计2024春运期间营业性客运量比2023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交通运输系统持续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春运交通运输组织任务更加繁重。

6.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医药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导医疗机构增强采购的前瞻性和计划性,充分考虑正常交货周期和季节性、流行性疾病导致临床需求变化的因素;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建立集采中选企业供应情况评分管理机制,对相关中选企业供应情况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用于信用评价、接续采购工作中。

7.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通知》称,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鼓励银行机构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丰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融资模式,鼓励银行机构结合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扩大生产需要,加大项目贷款投放;支持银行机构加大科技型企业研发贷款支持,结合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情况,开展贷款审查和管理,合理确定贷款方式、额度和期限。

8. 国家发改委公布《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办法》已经2023年12月26日第7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国家发改委指出,坚持厘清监管责任,系统规范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发改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央单位的职责定位;细化监管内容;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全生命周期监管,针对不同监管主体明确相应的监管程序、内容和方式,并对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加强在线调度、探索开展视频监管等作出相应规定;强化监督执法。

9. 国家发改委印发《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重点支持已纳入年度建设名单的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范围内的基础性、公共性、公益性设施补短板项目,包括多式联运转运场站项目,高标准公共仓储设施新建、改扩建及智能化改造项目,保税仓储设施项目,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化提升项目,应急物流设施项目等。

10. 信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宽带边疆”建设的通知》提到,到2025年底,边疆地区县城、乡镇驻地实现5G和千兆光网通达;行政村、20户以上农村人口聚居区、边境管理及贸易机构、有人居住海岛通宽带比例达到100%;沿边国道和省道沿线基本实现移动网络覆盖;内海海域按需实现网络覆盖。

二、地方政府及产业协会政策动向

1. 深沪北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债券发行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提升债券发行规范性水平,严格市场纪律,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债券市场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本次通知在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承销规则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债券存在发行定价不审慎、未遵循市场化原则确定利率区间等发行业务不规范行为,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交易所债券发展实际,按照市场化、透明化、规范化原则,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各参与方发行操作规范,加强发行业务自律管理,促进发行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基础。

2. 深交所修订并发布《自律监管措施和纪律处分实施办法》《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2号——纪律处分实施标准》。本次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坚持一追到底,明确证券摘牌后,对上市期间发生的违规行为,仍适用纪律处分相关规定,避免“一退了之”;加强联合惩戒,对被其他证券交易场所实施暂不接受文件、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处分的,深交所对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高效惩处,明确在涉及多个违规行为的情况下,对已查明的部分违规行为可先行处理,避免“久拖不决”。

3.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上市民营企业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实现再融资,引导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债的增信支持。

4. 浙江省发布《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算力算法数据有效支撑,场景赋能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拓展,全面构建国内一流的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生态,培育千亿级人工智能融合产业集群10个、省级创新应用先导区15个、特色产业园区100个,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3000家,总营业收入突破10000亿元,成为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5.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提升并购重组退出效率、畅通被投企业境内外上市通道、提升基金份额转让平台功能、推动S基金发展、开展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等,为股权投资退出拓宽通道。

6. 江西省公布《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的若干措施》,要求着力增加信贷供给,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力争制造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先进制造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不低于制造业贷款平均增速,争取三年新增制造业贷款3000亿元以上。支持企业发行债券,支持各类制造业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调整债务结构。

三、其他宏观新闻

1.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进展答记者问称,自2024年1月1日起,大陆方面已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丙烯、对二甲苯等12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协定税率,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自公告发布以来,民进党当局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对大陆贸易限制,反而搞政治操弄,企图栽赃甩锅、回避责任。目前,有关部门正依据ECFA相关条款和有关政策法规,研究进一步采取中止ECFA早期收获农渔、机械、汽车零配件、纺织等产品关税减让等措施。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有序拓展品种布局。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试点应用及商业化运营,推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和智能网联汽车紧密联接,构建与技术发展适配的安全标准及管理规则,实现无人体系产业协同发展和技术跨界融合。建设大湾区无人体系产业孵化基地。

3. 央行有关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央行将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从总量、结构、价格三方面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准备金等基础货币投放工具,为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在价格方面,央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金融管理部门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表示,央行将更加注重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质量和水平,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更好满足经营主体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市场需求。

4.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举行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就各自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深入、务实的沟通。王文涛表示,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双方应发挥两国商务部沟通交流机制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合作创造良好条件。王文涛重点就美国限制第三方对华出口光刻机、成熟制程芯片供应链调查、制裁打压中国企业等表达严正关切。双方还就中美经贸领域国家安全边界问题进行讨论。

5. 为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启动会以视频形式顺利召开,双方对工作组顺利启动予以高度评价,并就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低碳省/州和城市等重点合作领域工作进行深入、友好的交流。解振华特使由于身体原因,经中央批准,卸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外交部原副部长刘振民接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6. 铁路部门自1月15日起优化车票改签规则,将进一步便利旅客购票出行。新规实施后,车票改签范围扩大,旅客在开车前和开车后当日均可改签预售期内车票,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不收取改签费;开车前不足48小时以及开车后的,改签乘车日期之前(含当日)车票的不收取改签费,改签乘车日期之后车票的根据办理时间梯次核收改签费。

7.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国内定价公布,预计将于7月中旬上市,年治疗费用约18万元。卫材中国表示,阿尔茨海默病一类新药仑卡奈单抗注射液(中文商品名:乐意保)上市后预计定价2508元,规格200毫克每瓶。据测算,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患者需要药量为600毫克,约3瓶药物,单次使用花费约7500元,月治疗费用约为1.5万元,年治疗费用约18万元。

四、宏观数据信息

1. 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海关总署表示,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29.9%。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推动2024年外贸继续向好发展。

2. 海关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47万亿元,增长2.8%,占进出口总值的46.6%,提升1.2个百分点。对拉美、非洲分别进出口3.44万亿元和1.98万亿元,分别增长6.8%和7.1%。四季度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回暖,全年分别进出口5.51万亿元、4.67万亿元,分别占13.2%和11.2%。

3. 中国2023年12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中国2023年CPI同比上涨0.2%,PPI下降3.0%。国家统计局指出,2023年12月份,受寒潮天气及节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保持稳定。受国际油价继续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当月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4. 中国2023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5.74万亿元,同比少增5101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比上年多3.41万亿元;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5%。2023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少增2401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亿元。2023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

5. 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均创历史新高。中汽协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同比增长3%以上。

6. 乘联会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1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加8.5%;2023年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加5.6%;中国2023年12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94.5万辆,同比增长47.3%;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

五、专题

(资料来源:证监会官网)

2024年1月12日新闻发布会

2024年1月12日,证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上市司副司长(主持工作)郭瑞明、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言人高莉主持新闻发布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高莉: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参加证监会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先生、上市司副司长(主持工作)郭瑞明先生、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女士。首先,请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先生介绍有关新股发行工作。

严伯进: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我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两项工作情况,一是逆周期调节以来新股发行节奏情况,二是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定价相关工作情况。

首先,我介绍一下新股发行节奏情况。

近年来,证监会和交易所坚守监管主责主业,严把新股发行上市关口,优化新上市企业结构,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8月底以来,证监会加强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IPO,合理把握新股发行节奏。

2023年全年,沪深市场核发IPO批文245家,启动发行237家。这其中,2023年1月到8月核发IPO批文213家,启动发行193家;2023年9月到12月核发批文32家,启动发行44家。市场能感受到,去年9月到12月,月均核发批文和启动发行数量明显下降。

下一步,证监会和交易所将继续把好IPO入口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更好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定价相关工作情况。

试点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坚持辩证系统思维,在推进新股市场化发行的同时,全面加强发行承销各环节监管,通过制度安排、过程监管、监督检查等手段,督促市场各方归位尽责,抑制阶段性出现的抱团压价和大比例超募两种不合理倾向。

全面实行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借鉴试点注册制成功经验,继续严格监管发行承销行为,引导网下投资者合理报价、督促发行人和承销机构审慎定价。同时结合不同板块特点,在完善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机制基础上,兼顾中小投资者利益,在询价对象范围、网上网下分配比例等方面作出差异化安排。新股发行承销机制运行总体平稳。

高莉:谢谢严司长。下面,请上市司副司长(主持工作)郭瑞明先生介绍上市公司分红和股份回购工作。

郭瑞明:为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推动增强投资者回报,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会持续完善制度供给,修订现金分红相关规则。2023年12月15日,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年修订)》《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及交易所相关自律监管规则,推动提高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均衡性、及时性、稳定性和投资者获得感。一是进一步明确现金分红导向,推动提高分红水平。二是简化中期分红程序,推动进一步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三是加强对异常分红行为的约束,防范“假利润真分红”和“清仓式分红”。规则完善将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增强投资者回报,更好引导公司专注主业,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会将在尊重公司自治的基础上,更好发挥监管的引导约束作用,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增强分红意识,优化分红方式,培育分红习惯,提高现金分红水平,进一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股份回购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具有优化资本结构、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健全投资者回报机制等方面的功能作用。2023年12月15日,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对部分条款予以优化完善,进一步提升回购便利度,健全上市公司回购的约束机制。我会鼓励上市公司依法合规运用回购工具,积极回报投资者,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也将加大回购的事中事后监管,对利用回购实施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依法严厉查处。

高莉:谢谢郭司长。下面,请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女士介绍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工作。

林晓征:近年来,证监会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积极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3年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5.9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幅超1倍,持股占比从17%提升至23%,已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5.1万亿元,持股占比从3.8%提升至7.3%,成为A股第一大专业机构投资者。

2023年,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立足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的新阶段,如何构建长期资金、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目前,证监会正全面对标中央金融工作会精神,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作为未来一段时期统筹解决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的行动纲要。总的思路是,以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为重点,以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为基础,以建设一流投资机构为抓手,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着力提高投资者长期回报,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居民财富的良性循环。

2023年,证监会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

公募基金方面,引导行业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一是系统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降低投资者成本。行业130余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发布降费公告,降费产品超3300只,初步测算,平均每年将为投资者节约成本约140亿元。推出首批浮动管理费率试点产品,丰富产品投资选择。强化披露要求,进一步提高基金费率透明度。二是支持权益类基金逆周期布局。加快权益类基金注册节奏,下半年权益类基金的周均注册数是上半年2倍以上。支持基金公司加大跟投力度、增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2023年基金公司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超40亿元。着眼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投资收益为目标,研究建立基金公司“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

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着力提升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积极性与稳定性。一是配合金融监管总局降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科创板股票等标的资本占用风险因子。二是配合财政部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3年长周期考核。三是积极支持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作为首期试点机构,拟共同出资500亿元,聚焦投资二级市场优质上市公司,目前该项目进入落地阶段。

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要求,在中央金融委统一领导下,协同相关部委,深刻把握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扎实推进制度建设,更大力度引入市场中长期资金。

高莉:下面,我们进入问答环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去年,证监会启动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请问进展如何,下一步是否有更多举措?

林晓征: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对促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升投资者长期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费率水平偏高、收费模式单一、投资者获得感不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证监会聚焦投资者急难愁盼问题,研究制定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

费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2023年主要工作如下:一是产品降费。除存量产品外,新注册产品相应下调管理费与托管费率。二是推出与投资业绩挂钩等类型浮动费率产品试点。三是拟发布规则进一步规范基金证券交易行为,降低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四是强化费率披露要求,使公募基金各项费用能够更加简明清晰地展现在投资者面前。

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既定工作部署,扎实有序推进基金降费工作,出台配套支持性政策措施,推动行业更好服务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上市公司2023年分红情况怎么样?

郭瑞明:近年来,上市公司分红水平稳中有升。近五年,沪深上市公司分红金额逐年增长,累计分红8.4万亿元,分红金额超过当期融资额。2023年,共有3361家沪深上市公司进行了现金分红,占2023年末上市公司总数的65.9%;全年现金分红总额2.1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平均股息率达3.04%,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相比处于中上游水平;243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同比增长54.78%。

下一步,我会将在尊重公司自治基础上,更好发挥监管的引导约束作用,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增强分红意识,优化分红方式,培育分红习惯,同时约束异常分红,促进上市公司整体分红水平稳中有升。

第一财经记者:证监会下一步对新股发行节奏有何考虑?

严伯进:2023年8月底以来,证监会根据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的需要,加强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IPO,合理把握新股发行节奏。2023年全年,沪深市场核发IPO批文245家,启动发行237家。这其中,2023年1月到8月核发IPO批文213家,启动发行193家;2023年9月到12月核发批文32家,启动发行44家。市场能感受到,去年9月到12月,月均核发批文和启动发行数量明显下降。

下一步,证监会和交易所将继续把好IPO入口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更好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整体欠佳,在吸引入市时采取了哪些举措,以提高个人参与养老金投资的积极性?如何看待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欠佳的问题?有哪些措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林晓征:2022年11月,五部委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证监会同步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审慎确定可参与的机构及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实施管理费等费率优惠。1年来,相关业务稳步推进,至2023年11月底,个人养老金账户有57.6亿元资金投资养老目标基金。

2023年养老目标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不佳,主要受基础市场短期波动影响,但与其他权益类基金相比,养老目标基金整体业绩表现相对稳定。目前相关制度试运行仅一年,应客观理性看待短期市场波动和收益表现,坚持通过长期投资更好实现保值增值,发挥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优势和功能定位。

下一步,证监会将协同相关部委做好试点评估,同时督促基金管理人扎实提升个人养老金管理与服务水平:一是全面强化机构投研核心能力建设。二是稳步推出更多契合个人养老金需求的投资产品。三是持续优化投资者服务。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册制下IPO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大幅提升,如何看待当前个别新股定价过高、超募现象?

严伯进:目前,新股发行承销机制运行总体平稳,市场化发行定价功能逐步发挥,新股超募和募不足现象并存,表明竞争博弈、优劣分化的发行生态正在形成。

针对极端超募现象,证监会和交易所坚持从严监管,监测约束异常报价行为,督促发行人和承销机构充分提示风险、审慎定价,严肃查处询价定价环节违规行为。从效果看,2023年9月到12月,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有所回落,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的比值明显下降,未出现大比例超募。

央广网记者:上市公司增持回购一直都在积极响应,近期进展情况如何?

郭瑞明:近三年,沪深两市年均537家公司披露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1462亿元;年均628家实施回购、回购金额1016亿元。年均367家公司披露股东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259亿元。

2023年11月至今两个多月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更加积极主动,持续向市场传递正面信号。期间,沪深两市共309家公司新增披露回购增持计划,金额上限428亿元,披露家数和金额上限同比增长189%和85%;从公告的实施情况看,514家公司在此期间实际回购增持金额超过277亿元,实施家数及金额同比增长46%和71%。具体来看,龙头公司“大手笔”回购增持,保利发展回购上限达20亿元,三安光电、晶合集成、恒逸石化、合盛硅业回购上限达10亿元,银泰黄金、陆家嘴等公司控股股东预计增持上限超过20亿元。央国企回购增持主动性进一步提升,59家央国企新增回购增持计划,公告家数同比翻倍,不少公司为首次实施。科创板公司继续积极参与,37家科创板公司新增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34亿元,目前共有100余家科创板公司处在回购增持实施进程中。

上海证券报记者:在行业机构逆市布局权益类基金方面,证监会有何支持举措?近期成效如何?

林晓征:2023年以来,逆市布局已成为市场共识。行业机构普遍认为,一方面,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另一方面,当期A股市场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长期看已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现阶段面临较好的逆市布局时间窗口,有利于投资者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2023年,行业机构积极加大权益类基金逆市布局力度,表明了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表现的信心。一是在产品注册方面,2023年全年获批产品中,权益类基金占比72%,较2022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二是在基金募集方面,尽管权益类基金募集整体规模有所回落,但呈现产品募集数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权益类基金募集数量由2022年的706只增加至763只,占比由2022年的49%提升至60%;三是发起式权益类基金明显增加,整体数量达313只,较2022年接近翻倍。这些都充分表明,公募基金管理人坚定投资信心,积极看好后市,愿意与投资者实现更高利益绑定。展望未来,权益类基金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支持行业机构逆市布局,并将研究制定“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是引导行业机构将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发挥好“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作用,强化对逆周期布局的正面激励,引导机构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高莉:感谢大家对证监会工作的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下次再见。

点击以下链接,可直接跳转B站精彩视频!

带你了解智慧建筑行业

1705371211615555.png

1705370987438727.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