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al Bank releases Q4 monetary report, defining recent 4 targets of monetary policy.

(2月7日-2月13日)

编者按:

 

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体来看,2021年货币政策体现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主要金融指标在2020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有力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和具体目标是什么?


一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


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二要保持信贷结构稳步优化。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落实好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要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


四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以我为主,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详见本期第五部分专题。

跟踪每周宏观热点,你将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一、主要监管部门政策汇总

 

1.    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 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


2月11日,发改委会同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提出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普惠政策,推动各地方制定专项政策,大力扶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初创企业,提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力争全年为高校毕业生创造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


2.    两部门发文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强调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并对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进行了完善。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活动,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推动能源领域的碳减排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3.    2月8日,广电总局印发《“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


提到规范电视剧市场秩序,强化电视剧领域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增强全行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引导电视剧制作机构科学合理安排制作成本结构,加强成本管理和收入核算;规范包括演员片酬在内的收入分配秩序,推广使用标准化、制度化、制式统一的片酬等劳务合同。


4.    四部门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5方面15项重点任务,要加快补齐能力短板,包括健全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提升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等。《意见》指出,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项目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5.    四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2月8日,央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文件提出要推动金融资产证券化标准制定。持续推进证券、基金、期货业务服务及信息披露标准制定,加快推进信息交换、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等信息技术相关标准制定,完善证券期货业通用基础类标准。全面开展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产品服务、清算结算处理、业务运营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标准建设,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的支撑。在以标准化引领金融业数字生态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坚持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严格隔离,厘清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边界,防范借科技名义违法违规从事金融业务。


6.    教育部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


提出要深入推进“双减”,规范培训收费行为,加强培训预收费监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制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指导各地完善学校划片政策,深入做好随迁子女就学工作。


7.    三部委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坚决遏制钢铁冶炼项目盲目建设,不得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


8.    央行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已然明晰,总基调突出“灵活适度”,强调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


9.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望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10. 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


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支持力度。


11. 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


本次修订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拓展适用范围;允许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融资,并采用市场化询价机制定价;优化持续监管安排。在适用范围方面,根据《监管规定》,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拓展至深圳证券交易所,符合条件的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可申请到证监会认可的境外市场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在境外,该业务从英国拓展至瑞士、德国市场。

 

二、地方政府及产业协会政策动向

 

1.   宁夏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明确了“建立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高品质中医药健康服务、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推进高水平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高效能中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加强中医药对外开放交流、全面深化中医药体制改革、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条件”9个方面重点任务。


2.    成都市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成都“十四五”规划


计划“十四五”期间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盘活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总投资将达到1500亿元以上,其中2022年计划筹集建设6万套(间)。


3.    北京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


明确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落实措施逐步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基本完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生育水平适当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


4.  《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若干扶持政策措施》发布


围绕龙头引链、项目固链、业态延链、财税活链、土地稳链、人才兴链、服务塑链等方面,从市场主体、项目建设、重点领域、财政金融、用地保障、人才保障、服务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27条政策措施。

 

 三、其他宏观新闻


1.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将研究推动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探索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路径,推动出台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持续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总结推广更多制度创新成果。遴选试点成效显著的地区,升级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促进科技、制度双创新。


2.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撰文称,金融牌照有国界。扩大金融业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但境外机构在境内展业必须遵守境内监管规则。境内禁止的金融业务,以及未对外开放的金融业务,境外机构不得在境内经营。境外机构在境内从事禁止的、未对外开放的金融业务或者仅持境外牌照在境内展业,属非法金融活动。国内大部分中小机构的牌照也有地域限制。金融机构若仅持有可在一定区域内展业的牌照,不能在全国展业。全国性金融牌照只能由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


3.    据经济参考报,多方正加紧绘制新一轮“新基建”规划图。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上海、福建、四川、湖南、安徽等20多个省(区、市)明确了2022年5G、数据中心等建设计划,并提出进一步发挥5G等“新基建”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打造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4.    全国31个省区市2022年GDP增长目标均已公布。其中,有9个省份经济增长目标设在7%及以上,海南省设定9%左右目标,排名第一。西藏、宁夏、河南设定的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均高于2021年实际增速。


5.    2月7日至11日,已有25家IPO在审企业更新审核进展,另有9家企业上市辅导备案获受理。剔除终止审查与终止注册的申报项目,目前有867家企业正在A股排队IPO,还有2149家企业处于IPO辅导状态。


6.    由于风险点多发,多家机构近日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4%,比去年10月预测值下调0.5个百分点。世界银行认为,今年美国经济将增长3.7%,较此前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欧元区将增长4.2%。欧盟委员会将欧盟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4%,并预计明年将进一步放缓至2.8%。

 

四、宏观数据信息


1.   行: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2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806亿元。1月末M2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0.4个百分点。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944亿元。


2.   财政部:2021年12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17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67亿元、专项债券2812亿元;2021年1-12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489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5669亿元、专项债券49229亿元;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04700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3.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2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16亿美元,较2021年末下降285亿美元,降幅为0.88%。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1月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延续平稳态势,境内外汇供求呈现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4   2021年中国汽车商品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国家依次为:美国、墨西哥、日本、德国、俄罗斯联邦、韩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和越南,上述十国出口金额602.8亿美元,占全部汽车商品出口总额47.6%。


5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1年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3157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8%,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净流入增长显著,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活跃。


6.  美债收益率全线下跌,3月期美债收益率下跌4.4个基点报0.365%,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7.2个基点报1.488%,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8.6个基点报1.715%,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1.2个基点报1.833%,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1.1个基点报1.918%,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6.8个基点报2.234%。


7.   国家能源集团:2022年1月完成商品煤资源量6314.8万吨,商品煤销量6455.2万吨;完成发电量1025亿度;完成铁路煤炭运输4121.4万吨,两港煤炭装船2133.4万吨,船舶运输1981.6万吨;完成化工品产量261.3万吨。各项生产均超额完成月度任务。


五、专题

央行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货币政策体现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前瞻性、稳定性、针对性、有效性、自主性进一步提升,主要金融指标在2020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有力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报告》表示,我国是具有强劲韧性的大型经济体,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没有变。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和不确定。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


一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二要保持信贷结构稳步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落实好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要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


四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以我为主,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行稳致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根据《报告》正文相关内容,望华摘录整理下一阶段主要货币政策思路如下:


一、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


1.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上下波动;


2.  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培育和激发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


3.  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多渠道补充商业银行资本,加大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等资本补充工具的支持力度;


4.  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


1.  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


2.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好发挥其稳企业保就业的重要作用;


3.  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三、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1.  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增加首贷、续贷、信用贷,推动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2.  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涉农领域多样化融资需求;


3.  牢牢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四、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1.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2.  充分发挥LPR 改革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3.  督促落实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措施,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4.  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5.  发展外汇市场,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6.  持续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五、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建设


1. 深化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2.   继续推进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3. 优化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框架,稳步推动债券市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4.   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和中介机构监管。及时防范和化解债券市场风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压实各方责任,持续落实违约处置机制建设各项成果。


六、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1. 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提高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


2. 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加快推动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建立健全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3. 进一步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处置平台作用;


4. 加快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制度体系,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


5. 压实各方责任,建立健全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形成风险处置合力。健全金融风险问责机制,对重大金融风险严肃追责问责,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image.png

法律申明.png

image.png

image.png

望华官网:www.bmc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