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G Perspective / Weekly focal point(7.12-7.18)


一、主要监管部门政策汇总


1.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

碳排放权配额开盘价为48元/吨,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当日收盘价为51.23元/吨。当天最高价为52.80元/吨,最低价48元/吨。当天交易总量约410.40万吨,交易总额约2.1亿元。中石油、中石化、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投、国家能源、申能集团、浙能集团、华润电力等10家企业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

背景: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制定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联合履约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为各国碳交易市场形成的奠定了基础。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2011年我国碳排放交易工作启动,通过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陆续完善交易立法、温室气体核算方法、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等工作。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作为碳排放权交易指导性法规,奠定了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的法律基础。

机制:碳排放权交易的目的是通过碳排放权的流转形成价格信号,并利用市场机制增加排污者的生产成本,鼓励减排技术高的企业研发使用低碳零碳技术,实现优化配置:成本角度,当碳排放成为一种污染权后,碳排放即成为生产要素被计入企业生产成本,而不再免费使用。收益角度,如果某企业使用单位碳排放权可以获得更高的边际收益,当碳配额不足时,就会购入排放权。

参与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采用交易场所与登记场所分立的模式,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上海环交所”)承担交易系统账户开立,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承担注册登记系统账户开立。首批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是火力发电行业的2225家企业(据报道,对应约40亿吨/年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约40%)。随后将逐步纳入水泥、化工、钢铁等行业企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暂不可参与碳交易。

配额:碳排放配额分配以电力生产为主业的企业拥有的机组所产生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和购入电力所产生的间接二氧化碳排放为计算基础。碳排放配额管理根据对2013起任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2.6万吨(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的碳排放进行核查,筛选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实行动态管理。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实际产出、碳排放量以及《管理办法》配额分配方法核定配额数量,再将各省级区域配额量加总,确定全国配额总量。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

交易方式:根据上海环交所6月22日发布的《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碳排放配额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其中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交易时间:除法定节假日及交易机构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挂牌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

价格趋势:据相关部门研究,理论上碳排放权价格大致等于碳减排成本。长期来看,碳减排成本边际递增,随着减排潜力与空间逐步缩小,碳排放权价格将随之逐步提高。据报道,近两年地方试点的加权平均碳价约40元/吨。根据《2020中国碳价调查》结果,2025年碳排放权价格将稳定在71元/吨。对比国际情况,当前欧洲、新西兰、瑞士等地的价格均在20美元/吨以上,欧洲和韩国则高达50美元/吨。从国外碳市场的发展来看,随着碳配额的逐步紧缩,碳价格整体上呈现出逐步向上的趋势。

流动性:流动性随参与度的增加而边际改善:(1)企业持有的配额主要用于履约,交易需求更多来自于对碳配额短缺或盈余的买卖管理;(2)市场尚缺乏较为成熟的衍生品工具,套保、套利等交易策略无法开展,影响流动性;(3)交易主体仅为2225家实体企业,数量较小,目前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尚无法参与。对比国际情况,碳交易的流动性创造主要在碳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吸引不同交易动机的主体参与其中,据统计欧洲碳期货交易量是碳现货的数10倍。

2.  国资委:央企要积极参与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企业要积极参与全国的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依法开展碳排放的报告和信息披露。国资委支持企业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的节能方式,指导企业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指导中央企业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统筹推动氢能的“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现在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的布局。


3.  央行:正有序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工作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央行正有序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工作,以期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其设计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要坚持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其中,可操作即明确要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的实体领域;可计算即可计算金融机构支持的碳减排量;可验证则是由第三方验证金融机构支持碳减排的真实性。


4.  国家能源局表示,“十四五”能源规划、碳达峰实施方案已形成送审稿

扎实做好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推动能源规划印发实施,加强能源领域碳达峰顶层设计,加快风电光伏发展,稳步推进水电核电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电网建设,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5.  工信部“十四五”《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标准意见征集

以促进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为目标。征集范围:重点围绕智能光伏、绿色光伏(绿色低碳、回收再利用等)、光电建筑一体化、“光伏+储能”以及产业链各环节先进技术、产品及测试方法等领域开展项目建议申报。可参考“十四五”《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框架图(草案)。


6.  国资委:在相关领域积极培育适时组建新央企集团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推动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彭华岗表示,下一步:一是聚焦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钢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并在相关领域积极培育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二是以业务做强做精为目标,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三是要督促新组建、新划入、新重组的中央企业尽快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


7.  财政部办公厅《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检查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

财政部办公厅研究起草了《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检查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按程序以部门规章形式发布。财政部拟重点对从事证券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检查,对为100家以上上市公司(不含新三板)、中央金融机构、中央企业集团等单位提供审计服务或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检查一次;对新备案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自承接上市公司审计业务起,前三年内每年检查一次。


8.  十部门:鼓励支持符合条件5G应用创新企业上市融资

工信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面向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重点推进5G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采矿、智慧电力、智慧油气、智慧农业和智慧水利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大政府采购支出向5G应用领域倾斜,率先在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5G应用。有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建立5G应用投资基金,加大对5G重点行业应用和关键产业环节投资。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5G应用创新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9.  工信部: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一批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达到先进水平。


10. 商务部:将出台针对性政策,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重点开展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完善支持政策;二是促进外贸创新发展;三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四是稳定外贸外资产业链供应链;五是推动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11. 证监会公布基金投顾数据:合计服务资产超500亿元、服务投资者约250万户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首度披露了基金投顾试点的资产管理规模和投资者数量。2019年10月,证监会开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首批共有18家机构获得试点资格。试点业务运行平稳,目前合计服务资产已逾500亿元,服务投资者约250万户,试点效果初步显现。高莉表示,证监会在积极扩大基金的投资顾问试点,正在开展第二批试点的评估工作,推动试点转常规。


二、地方政府及产业协会政策动向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到2035年,浦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治理全面实现,城市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东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重要承载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关键点:

(1)  研究在全证券市场稳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支持在浦东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参与科创板股票发行交易。

(2)  适时研究在浦东依法依规开设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推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二级交易市场发展。

(3)  研究在浦东特定区域对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

(4)  积极稳妥推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整合重组。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等。

(5)  研究探索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开发适应投资者需求的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等。

 

2.  中钢协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钢铁行业已初步完成《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基本明确行业达峰路径、重点任务及降碳潜力,正继续征求各方意见。截至目前,全国237家钢铁企业约6.5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占全国粗钢产能61%左右。

 

3.  中储粮2021年仓储建设项目在唐山集中开工。此次中储粮集中开工建仓项目共20个,2021年全年将在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启动建设项目120个,建设仓容1085万吨。我国粮食库存由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和企业商业库存三大类构成。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是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压舱石”。中央储备粮和国家政策性粮食都属于中央事权粮食,中储粮集团公司承担中央储备粮管理。


三、其他宏观新闻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称,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抑制负面溢出效应,全面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推动数字互联互通合作。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早日建成高水平亚太自由贸易区。


2.  应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外长邀请,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于7月12日至16日对三国进行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组”外长会议、“中亚和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挑战和机遇”高级别国际会议。此次出访,王毅外长除了深化双、多边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之外,还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和阿富汗外长共同就促进地区安全稳定、推进阿和平和解进程、深化上合组织同阿方合作等问题交换意见。


3.  48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致函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支持全球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反对把溯源问题政治化。


4.  林郑月娥表示,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预料很快可以公布开通日期,目前已有方法能够处理港人未能到内地开户的问题,不一定需要等到恢复人员来往才有机会开通。

  

四、宏观数据信息


1.  国内生产总值: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环比增长1.3%。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

2.  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分经济类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7.0%;私营企业同比增长18.3%。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05.0%、69.8%、48.1%,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30%。


3.  服务业: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0%、20.3%,两年平均分别增长6.9%、17.3%。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亿元,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4.4%。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90192亿元,同比增长20.6%,两年平均增长4.9%;餐饮收入21712亿元,同比增长48.6%,规模与2019年上半年基本持平。


5.  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5900亿元,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2.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增长2.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0%,两年平均增长8.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86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7%,两年平均增长8.1%;商品房销售额92931亿元,同比增长38.9%,两年平均增长14.7%。


6.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其中,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环比下降0.4%。


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5.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897元,增长11.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61,比上年同期缩小0.07。


8.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利润总额1.31万亿元、净利润1.02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速分别达8.7%、17.9%、20.6%。今年上半年央企净利润首次突破1万亿元。


9.  人民银行:上半年,小微企业新发贷款合同利率5.18%,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合同利率4.13%,比上年同期低0.25个百分点。


10. 海关总署: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进口8.22万亿元,增长25.9%。贸易顺差16336亿元。出口方面,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表现抢眼,上半年出口5.83万亿元,增长29.5%。上半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2.21万亿元,同比增长34.6%:我国对美出口1.64万亿元,增长31.7%;自美国进口5706.5亿元,增长43.9%。




340198aba89e7860720d1d7ce380227.jpg